湘西刘氏小儿推拿可追溯起源至清朝咸丰同治年间,创建于19世纪70年代,具体沿革如下:据《刘氏族谱》记载,刘氏小儿推拿始源于清朝御医刘杰勋(具体生卒年月不详),其因精通儿科,擅长运用推拿治疗小儿疾病喜负盛名,使民间流传的小儿推拿登上宫庭大雅之堂,后因躲避战乱(太平天国运动)而落户湘西永绥(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).
刘开运(1918年~2003年),刘杰勋之孙,苗族,曾任中华全国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,湖南省推拿委员会主任委员,《中华医学百科全书》“小儿推拿分卷”主笔,湖南省首批审定的50名名中医之一。著名推拿专家。
为国内唯一精通中医、草医、推拿的名老中医。曾任中华全国推拿学会副主任委员,湖南省推拿委员会主任委员,《中华医学百科全书》“小儿推拿分卷”主笔,湖南省首批审定的50名名中医之一。刘教授毕生致力于中医推拿教学与临床研究,学验俱丰,造诣精深,创立了以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为基础,结合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和病理特点,以“推五经”为核心内容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,大大提高了临床推拿疗效。 此书是湘西名老中医刘开运编著,刘提出了“补肝易动风,补心易动火”的理论新观点,主张“肝只清不补,心补后必加清”。详见<<湘西州卫生志>>第127-130页。1974年,刘开运与方丽群合作,写成<<小儿推拿疗法>>一书,由于文革时期强调群众力量,故未注明作者姓名.并于1978年获湘西自治州科技成果奖。1988年6月,州卫生局与有关部门协商,决定将刘氏小儿推拿疗法拍摄成四集电视系列科教片<<推拿奇葩>>。
五经推拿方法
五经推拿(简称推五经)是刘教授推拿经验的核心部分,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五脏病证(包括相应腑病)。五经是指与五脏相应的五个腧穴,各穴位置在相应手指的螺纹面,从拇指至小指分别称脾经、肝经、心经、肺经、肾经。五经推拿手法有:①旋推:为补法。医者以大拇指螺纹面在患儿手指螺纹面作顺时针方向推动,推动1圈为推1次,须连续而快速地推动;②直推:为泻法(或清法)。医者以大拇指螺纹面从患儿手指螺纹面向指根方向作直线推动,亦须连续而快速地推动,从指根退回螺纹面时不用力。推动频率为每分钟200次左右,推动的节律要均匀,力度适中,以顺利推动并保持规定的频率为宜。
五经推拿特色
五行相生、相克理论和藏象学说是刘教授五经推拿运用的理论依据。五经应五脏,五脏应五行,彼此存在着相生、相克的关系。推拿五经时,刘教授十分重视五行生克的关系和小儿五脏的生理特性、病理特点和五脏病候的虚实,提出:
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(即泻法),若用清法,清后要加补法;
肝经、心经宜用清法不宜用补法,若用补法,补后要加清法;
肺经既可用清法,亦可用补法;
肾经宜用补法不宜用清法。
从而确立补母、泻子,或以补为主,或以泻为主,或补泻兼施的具体治法,确定适度的手法次数与疗程,对五脏进行系统调控,使疾病向愈,是刘教授五经推拿的特色所在。
五脏病证与治法阐析
3.1脾病证
3.1.1脾气(阳)虚证
①脾气虚:症见纳食欠佳,食后胀闷,身倦气短,大便稀薄,舌淡,指纹浅红,脉虚。
②脾阳虚:症见食谷难化,怠倦嗜卧,面黄肌瘦,大便稀溏或久泻不愈,甚则浮肿,舌淡白,指纹浅红或隐而不显,脉沉迟无力。
治法:补脾经为主,兼补心经(补后要用清法),补肺经,稍清肝经,补肾经。
补脾是指补脾经手法次数要多,约在300—400次之间。
心经补后加清法,指心经施用补法后要稍用清法(泻法),手法次数为补法的1/3,因心(火)脾(土)为母子关系,根据“虚则补其母”的治则,心经必补,但心为火脏,为防补之失度而致心火亢盛,故用补法后再用清法轻抑之,补泻手法次数之比为150:50。
肝经不用补法稍用清法(手法约150次),以防木(肝)乘(脾)土。再补肺(手法约200次),是为避免子盗母气而致脾气、脾阳更虚。
3.1.2脾胃实证
①脾胃实热:症见高热气急,面红唇赤,烦渴大饮,大便燥结,尿赤,舌红、苔黄燥,指纹紫,脉数急。
②湿热困脾:症见脘腹痞满,食欲不佳,身体困重,面目身黄,尿赤、便溏,或低热,唇红,苔腻而黄,指纹红,脉数。
③乳食积滞:症见腹胀痛拒按,食纳减少或不思饮食,暧嗝酸馊,大便酸臭或夹有不消化食物,舌苔厚腻,指纹紫滞,脉数。
治法:清脾经(清后易补法)为主,兼清肺经,次清肝经,稍清心经,略补肾经。
脾胃之实证,按“实则泻之”,理当用清法,手法次数300次左右。清脾经是治疗脾病实证极为重要的手法,但清后要适当用补法(次数为清法1/3),乃因小儿有脾常不足的生理特点,清(泻)后用补法,防清泻手法过数(手法次数是大致定数)和手法过重。若肆用清法或手法过重而不用补法抑之,恐有伤脾败胃之虞。
兼清肺、肝、心,均为辅助清脾泻实之用,手法次数较清脾经为少,约150200次;略补肾(手法约200次),以防土(脾)乘水(肾)。
3.2肝病证
①肝火上炎:症见头晕胀痛,面红目赤,急躁易怒,口苦咽干,尿黄便秘,舌红、苔黄,指纹红,脉弦数。
②肝风内动(热极生风):症见高热,大渴,躁动不安,抽搐,项强,目睛上吊,甚则角弓反张,神志昏迷,舌红、苔黄,脉弦数。
治法:清肝经为主,清心经为辅,佐补脾经。清肝经意在降火邪,熄肝风,手法次数当多,不少于300次。
母病及子,可致心胸烦乱,躁动不安,神志昏迷,故宜清心经,手法次数较清肝经为少(约200次)。
稍补脾经(手法约150次),有扶脾(胃),防清泻肝经太过而伤脾败胃之意。(注:肝风内动证因证情险危,须配合其他治法)。
3.3心病证
3.3.1心病虚证
①心血虚:症见心悸,倦怠乏力,面白无华,目呆无神,眩晕,唇舌色淡,指纹色淡,脉细。
②心阴虚:症见心悸、心烦,颧红,五心烦热,盗汗,舌红、少津,指纹色淡,脉细数。
③心气虚:症见心悸,气短,活动时更甚,自汗,面白无华,体倦乏力,舌淡、苔白,指纹淡,脉虚细。
④心阳虚:在心气虚基础上兼见肌肤不温,口唇发绀,舌淡胖或紫暗,指纹淡红不显,脉虚细。
治法:补心经为主,补肝经为辅,佐补脾经,略补肾经。
心之虚证,当补心经,但手法次数勿过多,应控制在200—250次,且补后要用清法,以防心火亢盛;
次补肝经,有补母实子,调节心血、心气之意(肝有疏泄气机、调节血液之功),但不可妄补,手法应控制在150次左右,且补后要用清法,以防肝风内盛。
稍补脾经(手法约200次),有调补心气、心血功效。
略补肾经(手法约200次),藉补先天以生精化血,或使心气、心阳渐旺,增肾水以降心之虚火。
3.3.2心火实证
①心火亢盛:症见心胸烦热,卧睡不安,面赤13:渴,13:舌生疮糜烂,舌尖红赤、苔黄,脉数。
②痰火扰心:症见心烦意乱,狂躁妄动,谵语,面赤,气粗,喉间痰鸣,1:3苦,舌红、苔黄腻,指纹紫,脉数。
治法:清心经为主,辅以清肝经,稍清脾经,略清肺经,补肾经。
心之实火证,当清心经,手法次数不少于300次,以祛邪热;
次清肝经(手法约250次),以防肝火及心。
稍清脾经(约200次,清后用补法,次数为清法1/3),防脾气壅塞化火,致心火亢盛。
略清肺经(手法约150次),以防肺气郁闭生火而致金侮火。补肾经(手法约200次),滋肾水而降心火。
3.4肺病证
3.4.1肺病虚证
①肺气虚:症见咳喘无力,动则气短,痰清稀,语声低微,倦怠乏力,面白少华,易感冒,舌淡,指纹色淡,脉虚细。
②肺阴虚:症见干咳无痰,或痰少而黏,或痰中带血、咽干、声嘶,形体消瘦,午后潮热,五心烦热,盗汗,颧红,舌红、少津,指纹紫红,脉细数。
治法:补肺经为主,次补脾经,再补肾经,稍清心经、兼清肝经。
补肺经,即补肺气滋肺阴,据虚证不同而作用有别,手法次数在200~300次之间;
次补脾经(手法约200次),此为补母实子。
再补肾经(手法约200次),以助正气;稍清心经(手法约120次),防火乘金;
兼清肝经(约150次),防木侮金。
3.4.2肺病实证
①风寒束肺:症见咳嗽声重浊,喘息气粗,痰稀色白,鼻塞流清涕,恶寒无汗,苔薄白,指纹色鲜红,脉浮紧。
②风热犯肺:症见咳嗽,痰黄稠难咳出,咽痛,口渴,恶风发热,舌边尖红、苔薄黄,脉浮数。
③燥邪犯肺:症见干渴无痰,或痰少而黏难咯出,鼻、咽、舌、唇皆干燥,或发热恶寒,舌红、苔薄黄,脉浮数或细数。
④痰湿阻肺:症见咳嗽痰多,质稠易咯出,喉中痰鸣,气喘胸闷,舌淡、苔白腻,脉滑。
治法:清肺经为主,兼清肝、心经,稍补脾经。清肺经为主,以祛风、寒、痰、热,手法次数在250~300次之间;兼清肝经(手法约200次),以防肝火犯肺(木侮金);清心经(手法约150次),以防火乘金;稍补脾经(手法约200次),以助肺祛痰除湿。
3.5肾病证
①肾阳虚:症见形寒肢冷,头晕,神疲乏力,尿少浮肿,面色苍白,舌淡胖嫩,指纹沉而不露,脉沉弱。
②肾气不固:症见小便频数清长或遗尿,或小便失禁,或夜尿多,舌淡、苔白,脉沉弱。
③肾不纳气:症见久病喘咳,呼多吸少,气不得续,动则喘甚,自汗神疲,声音低怯,舌淡,脉沉细无力。
④肾精不足:症见发育迟缓,身材矮小,智力和动作迟钝,囟门迟闭,肌骨痿软等。⑤肾阴虚:症见潮热盗汗,五心烦热,形体消瘦,咽干1:3燥,舌红、少苔,脉细数,指纹色红。
治法:补肾经为主,次补肺经,稍清肝经,略补脾经。
肾之虚证当补肾经为主,以调动肾之功能,根据不同证型分别予补肾气,填阴精,充肌骨,降虚火,手法次数在400次左右;
次补肺(手法约250次),为补母实子;稍清肝经(手法约120次),以防子盗母气;
略补脾经(手法约200次),乃补后天实先天之意。